PTA期价自今年春节过后上行乏力,可以说年前利多的预期已充分释放。如今,随着5月合约进入交割,市场资金面日益紧张,而行情的走势却依然是现货价(10500元/吨)高于期货价(10270元/吨),虽然倒挂已有时日,但从期价近远月趋势来看,价差正逐步缩小,虽然前期也有类似价差缩小的假象,但在行情步入5月的时候,价差的变化似乎来得越来越真实。
从产业的角度来讲,在4月末,上游原料企稳复苏,PX走稳,石脑油、MX\PX的产业链利润逐步合理(在高盛建议清空原油头寸之后,原油虽然两日下跌6美金,但整体走势并未发生掉头现象,反而一路高歌);外盘PTA现货1330美元/吨,折合人民币10900元/吨,这个价位依然要高于5月和9月的期价。
另外,PTA自身的利润状况下降幅度较快,从前期的每吨2000元左右下降到如今的1200元左右,价格存在着回归的需要。而从上游结算价来看,4月PX、PTA结价依然非常高,对于下游产业来说存在着成本支撑的动力。进入4月,下游聚酯库存已经从前期的超过25天,降低到20天以下,平均销售在100%—120%,消耗正逐步恢复,聚合工厂利润上升,开工不可能下降。
随着产业的逐步恢复,利空也得以透支,而5月进入交割之后,9月裸空头风险就较大了,合约间价差存在修复的需要。9月不可能有仓单进入,其价格需要高于现货每吨300元才有可能实现物流。5月交割完毕,货物出清,9月虽然是必须进行实物交割出库的,表面上来看对多头不利,但现实的情况是,空头没有货物,没有仓单,多头有可能是需要现货的聚合工厂。那么,9月合约如果有货物可交割,现货价格须要低于期货,才可能发生物流。而目前的情况是9月价格低,现货价格高,是不可能有货物流入的,所以一旦5月交割完毕,9月的下跌空间基本消除。
从新车开工情况来看,逸盛的200万吨、大化的100万吨以及远东的140万吨,开车均集中在三四季度,期价前期的走势或许在暗示市场已充分透支利空。另外,从聚酯工厂投产的规模来看,已有超过150万吨的产能投入,这就存在购入原料的刚性需求。从旺季不旺的角度来看,笔者比较怀疑PTA存在着淡季不淡的情形。后期随着聚酯产能的逐步开启,市场多空双方的力量正悄然发生变化,很可能出现聚酯工厂因为备货需求所引发的上涨行情,现在看来,行情经历“五一”假期之后,存在着上涨的驱动力以及现实需要。
笔者认为,下半年下游的需求或会有一个爆发的过程,当前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宏观经济和国际环境。如果仅从产业的角度来看,市场有逐步走好的迹象,倘若后期国内加大紧缩力度,则其对于期价的影响就不言而喻了。
(永安期货 莫建建)
|